11/29/2014

遠大前程──覓得見習律師聘書(Training Contract)



(按:這或許是筆者關於進修法律和入行的最後一篇文章──始終想寫的是旅行──感謝各位支持。如有留言問題,仍會盡力回答。)

感謝讀者在前文《進修法律是否真有(好)出路?》的留言鼓勵,讓我知道在進修入行的路上並非孤單一個。很高興能夠分享,在申請了約30家律師樓的職位後,我終於接到2015年的見習律師聘書。

正如前文提到,兼讀進修者一般難於申請國際律師樓的暑假/寒假實習職位,而且招聘程序一般在兩年前開始,於是筆者在倫敦大學法律學士課程第三年的成績一出來,便馬上投了6份申請測試水溫,結果全軍覆沒。結論:倫敦大學不錯的成績+與法律無關的工作經驗+與法律無關的推薦人-PCLL實際成績=沒有回音

read more...

8/31/2014

香港舊建築系列(3)──大圍曾大屋



身為大圍人,倒好像從來沒到過曾大屋,實在說不過去。雖說其規模比不上元朗的圍村,但是曾大屋簡約的格局,背山面水池的座落,完全是嶺南村落景緻。當然,在急速發展的大圍,曾大屋被附近高聳的公共房屋遮擋矮化了,情況一如在東涌砲台張目四看只能看到一排住宅那樣。


read more...

8/30/2014

挪威奧斯陸2日1夜人文之旅



雖然是「走馬看花」,卻也把奧斯陸的精華都慢遊遍了。早嚮往北歐的悠閒格調,趁著當年人在倫敦,冰島火山爆發癱瘓歐洲航空後,Ryanair推出火山震撼價6英鎊單程飛奧斯陸Rygge機場,去轉了一圈。

提到挪威,更有名的似乎是卑爾根 (Bergen) 附近的峽灣 (fjord),或是令人垂涎的三文魚,都是與自然風貌有關。鑒於筆者是窮學生,又不會開車,只能在城市裡闖蕩。

在往 Bygdoy 半島的輪船碼頭所拍。北歐就是這樣愜意

read more...

8/17/2014

追憶倫敦窮日子

(前言:昨夜和法律課程的同學相聚,大家談的不外乎:見習律師的工資、工作量、鑽石戒指、哪個同學靠甚麼上位、打扮和手袋……我落荒而逃,久久不能眠。一直想着最近和吾友討論香港和倫敦的分別。友人說香港人總是以貌取人,話題一旦離開「錢」便告枯竭。之前又有一位久居英國的華人大律師說「香港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筆者不禁想念在倫敦的一年,於是翻閱波蘭同學臨別送贈的關於我們一班同學的「倫敦一年記」,終能入夢。今日以文誌之。)

友人分享了一篇名為「What It Feels Like to Leave London」的澳洲人網誌,我訝異於自己在倫敦的經歷、對倫敦的看法竟然與作者這樣相似。每天都在香港這個夾縫裡生存,記憶中的倫敦既遙遠又親近。決定也東施效顰寫一篇。

在 24 號巴士上(Pimlico - Hampstead Heath),倫敦最好的觀光路線,也是筆者每天的代步工具


read more...

8/09/2014

從大澳到吉澳,香港西南到東北(世界地質公園沉積岩園區)



夏天就是要出遊!繼6月份的大嶼山(大澳)一日遊,這次劃條45度斜線到香港東北端,參觀世界地質公園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全程近8個小時的行程在上午九點從馬料水碼頭開始,約1個小時走畢赤門海峽(即我們慣稱的吐露港Tolo Harbour)。名為「赤門」,皆因此處沉積岩含鐵量高,受遠古時期空氣中濃度極高的氧氧化生鏽。此處直到數十年前仍養殖珍珠,足見水質優良且風平浪靜。
紅色的沉積岩,蔚藍的海天,綠色的草木,誰說香港不美?

read more...

8/01/2014

香港舊建築活化系列(2)──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梅夫人婦女會(The Helena May)



今年兩次到金鐘正義道9號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觀展,為其建築環境驚豔!說是鬧市綠園絕不為過,舊英軍軍火工場、行人天橋、空中花園、瀑布流水設計配搭得宜,均為我獨享(平日中午時分),靜眺遠方高樓大廈,好個隱世的好地方。不過,從太古廣場或英國文化協會都得走一段上坡路,不論好天氣或下雨都有點吃力。

協會會員多為居港外籍人士,舉辦的講座動輒收費兩三百元,一向感覺跟普羅大眾脫節。年初免費展出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卡拉瓦喬(Caravaggio)畫作,機不可失,終能一探究竟。現在又舉行中國藝術家徐冰的展覽,成人入場費為30元。自問不懂藝術,觀展只為附庸風雅,但若時間充沛,在中心各處溜達一番,則覺得值回票價。順帶一提,該處還有西餐廳AMMO,落地玻璃窗開揚通透。


read more...

7/25/2014

香港舊建築活化系列(1)──饒宗頤文化館



香港貪新厭舊,古舊建築密度不及鄰近的澳門,但仔細搜索還是能找到隱藏於鬧市的歷史。

位於美孚地鐵站附近的饒宗頤文化館於20146月全面開放,趁著夏季好天氣前去參觀。住在大圍的朋友可乘坐286x號巴士,在饒宗頤文化館站下車。



read more...

7/18/2014

兩個中山紀念館:新加坡與香港



孫中山先生堪稱近代中國首席jetsetter(經常乘飛機到處去的人)。那是全球交通還沒有一體化的時代,但他的足跡卻遍及南洋、日本、夏威夷、美國、英國,為了中國的未來四出奔走,視野之廣遠遠超過我輩埋首手機年年飛日韓者。

年初到新加坡,參觀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這座舊宅原是華裔富商的居所,後來捐出作為孫先生在南洋的活動據點,現在還保存一張他跟追隨者在晚晴園草地的合照,彌足珍貴。但除此以外,與他相關的珍貴展品並不多,反而對近代南洋華人生活、之後抗日時期等等頗多介紹,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南洋綜合歷史博物館。房子本身是歷史建築,說不上金雕玉砌,但卻貫徹南洋建築廣闊通風的特色。最欣賞門前的大草地,沒有任何園林佈置,簡單舒適。



read more...

7/16/2014

兼讀PCLL第一年記



讀倫敦大學LLB的三年間,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進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Laws (PCLL)課程。如今兼讀PCLL一年過去,是時候回顧一下。簡括而言,就是以健康換來成績。值不值得,實在說不清。

辛苦指數高達10
各位只要看看課堂時間表就能想像得到。課堂集中在911月底、1月中-4月底,每星期23節晚間課加上周六下午一節課是家常便飯。筆者在學年初蹺課,還會愧疚,久而久之變成了常規 (看講課的是誰),只去要點名的小組課 (Small Group Sessions / SGS),其他Large Group Sessions (LGS) 只要有同學幫忙錄音就好了。因此,同學慷慨分享錄音是成功的關鍵!


有同學甚至兼職或辭職讀書,我想為了生活質素和健康,也未嘗不可。


read more...

7/11/2014

老街坊的大嶼山導賞遊



西西在1970年中期寫的《我城》,描寫當時的香港人趨之若鶩湧到歐洲旅遊,藉此逃離壓迫的生活,主角麥快樂卻愛在假日「到處走走」,指的是腳下這個城市。這段描述,四十年後依然準確。筆者也何嘗不是這樣──踏遍歐美亞洲多少地方,卻沒空探索香港的角落。繼去年遊歷西貢、初訪南丫島、勇闖南生圍之後,2014年也志在重新認識香港。

楊侯古廟廟祝貓,添了香油錢可以任摸(笑)

read more...

7/07/2014

略評香港的大學圖書館



這兩年因為進修法律,重新開始流連大學的圖書館。當然不可能去過香港所有的大學,因此文章只屬片面之言,請讀者見諒。

首選:理工大學包玉剛圖書館

中學時期放學偶爾會經過,第一個認識的大學圖書館便是這裡,結緣是在三年前在理大讀法律,課堂休息時便順便逛逛,圖書館也在同一時候翻修,除了洗手間仍乏善足陳外,其他設計可謂一等一:地下大堂便是自修區,兩旁是落地大玻璃採光良好,座位既多且寬,十分舒適。中間圓形地帶備有沙發,可悠閒閱讀中外雜誌,亦可站立使用MAC電腦。圖書館推薦的書目也不錯。其他樓層則略嫌殘舊,與大堂相去甚遠。


交通方便距離火車站才五分鐘也是優勝點喔!

read more...

6/27/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四)──鹿港古鎮風情遊



「假如你沒有朋友的話,就到台中來吧!」《學 x 樂美地》台中旅遊刊物訪問一對定居台中的英國兄弟,很打動我的一句話。我想,這也適用於台灣其他地區吧!

這跟鹿港有甚麼關係呢?事緣香港朋友託我到她朋友在台中開的咖啡店看看,於是我從豐原坐車回台中市途中,在北屯路找到了這家經營咖啡豆批發的小店。雖然我沒有光顧,在地人店員卻奉上清水並邀請我坐下來歇歇,閒聊間推介我去鹿港。另一位先生則寫下指示教我如何坐中鹿客運。於是我在周日便到了鹿港走走。

藝文館前


read more...

6/25/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三)──優人神鼓《勇者之劍》免費戶外公演、草悟道



旅遊台灣小提示101:除了致電台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電話:2581 0933,地址:新港中心二座1010室)問問看有沒有在送捷運票或夜市優惠券之外,記得瀏覽當地的官方觀光網站。這次筆者就在台中觀光局的網站發現專為外國人而設、期間限定的免費一天觀光巴士團(Match Bear Bus 嗚嗚可惜端午期間沒有),還有曾來港演出的優人神鼓的免費免票戶外公演。

一個人踱步台中的好處就是,不用顧忌同行朋友的旅遊口味,可隨心而行。從東海大學回到市區,在熱鬧的新光三越下車,到是日不供應熱巧克力的PAUL買杯茶吃件甜品,按地圖指引走到十五分鐘路程外的Tiger City老虎城購物中心,公演就在旁邊的空地舉行。


read more...

6/22/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二)──東海大學騎車樂



由於某個令人傷感的原因,東海大學最近在香港廣為人知。本來沒有打算一定要去,但鑒於台中市內香港遊客過多,在台中火車站的公車站倘佯時,暗下決定:「下一輛來的公車到東海大學的話,就去看看好了」。結果來了88號,寫著往「榮總醫院(東海大學)」。

坐了45分鐘以上的車,途中有一處小鷺鳥林。進了東海校門,馬上給租電動腳踏車遊覽的海報吸引。車是工程部同學研發的,車身有乳牛斑紋,象徵東海牧場。筆者除了知道路思義教堂外,之前毫不知道學校有牧場,還有乳品小棧販售自家乳製品,讓我這個奶類製品迷(起司除外)毫無招架之力。校園大,又有斜坡,最好有車代步向牧場進發。負責的同學耐心講述校園景點和電動車如何驅動。原來這是期間限定的電動車試乘計劃,旨在收集意見和長期推行。除了筆者以外,後面一些聽口音像是大陸來的學生也都試乘。

Cosplay少女(?)在東海地標前


read more...

6/20/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一)──后豐鐵馬道、一中夜市



大多數香港人到台中,是為了清境農場翠綠的草地和白白肥肥的羊兒、逢甲夜市和日月潭,噢,還有太陽餅。筆者在2014年端午節假期,就來了趟捨棄以上種種的輕鬆台中遊。

過去幾年一直想去台中,因為在台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搬到尖沙嘴以前,筆者午飯無事就去搜羅觀光地圖和小冊子。取來兩期的《遊 x 學樂美地》(已停刊),被其用心的設計和極具風格的編採震撼到──圍繞「樂美地(La mere terre,法語大地母親之意)」主題,設計慢活悠閒的觀光路線。去台中,就是要慢啊。

乘夜機抵達,清泉崗機場小小的,入境和乘坐公車都方便,午夜前到達台中後火車站的新驛旅館。小提示:公車站集中在火車站前方,要到後火車站須走地下通道,上下均沒有扶手電梯/升降機,帶著行李不大方便。

read more...

6/17/2014

宜蘭羅東遊蕩誌



前言:香港人對台灣的地理不熟悉,除了台北、中、南、東看名字能猜到位置,其他的除非有去過,否則在南北西東都搞不懂。認識宜蘭,是因為高中時期看電視介紹周渝民是宜蘭人,還採訪他愛吃的炸雞排。那時候當然對於宜蘭在哪沒有半點概念。

這十年來,香港遊客開始玩遍台灣,《海角七號》和音樂節掀起恆春墾丁熱,台東花蓮也較為人認識,卻還是沒有聽到朋友去過宜蘭。只好自己動手調查。開始對台灣全境有點了解。)

這次在宜蘭和羅東留不到48小時。由台北轉運站乘葛瑪蘭客運1917,不經科技大樓站直上高速公路直奔羅東,一小時就到了(票價:台135元)。雖是周六中午,雪山隧道卻沒出現想像中的堵車。

read more...

6/15/2014

吉卜力工作室場面設計手稿展攻略(14.5-31.8.2014 @文化博物館)



這肯定會是2014年香港最受歡迎的展覽。開幕後第二天(星期五)的下午,筆者抱著朝聖的心情從大圍家裏步行十五分鐘到文化博物館,即發現排隊買票的人非常多,而且都不是學生(那個時段還在課室),而多是70/80後帶著小孩的家長,重溫他們(而非他們只認識憤怒鳥或LINE家族的小朋友)的童年回憶。

攻略1:購買博物館通行證(港幣100元,有效期一年)
第一次看不過癮,攜此卡多來幾次好了。筆者有幸居於附近,參觀多少次都不成問題,但建議吉卜力來一次以上。

攻略2:周末早上10時攻館
如果你跟筆者一樣,平日下班後來不及參觀,那麼人流最少的時間必定是博物館開門後的一個小時。

敗回家的日版展覽書($299,含展出的所有手稿)和明信片

read more...

6/10/2014

亞洲兩條書店街──台北重慶南路、東京神保町



如果城市是一本書,那麼書店街便是這本書的目錄吧?香港這本簡便書沒有目錄,直接跳進內容章節。大陸的城市也沒有書店街,有的是一座座書城/圖書廣場,規模都這麼龐大了,還要街道作甚?只是,現在的中國(大陸)人都不閱讀,令人憂慮(見以此為題的網絡文章),書城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所以,我們的城市能不能還原基本步,從書店街這個目錄開始重新建構?

這裏有一些關於香港的書,好親切喔

離家不遠的台北除了有誠品以外,還有規模不算大的重慶南路書店街。第一次拜訪是在2006年左右的夏天,彷彿走進了寶庫一樣,但初訪台北行程緊密,閒逛看書的時間總是不夠的。

read more...

5/27/2014

五月天2014年香港演唱會(附歌目表):不一樣的感動



524(第三場) 不準確的歌目表

1.      第二人生
2.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3.      最重要的小事
4.      孫悟空
5.      志明與春嬌
6.      三個傻瓜

7.      笑忘歌
8.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9.      九號球
10.  借問眾神明
11.  愛情陷阱 (廣東歌)
12.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13.  晚安地球人
14.  永遠的永遠
15.  浪子心聲 (廣東歌)
16.  憨人
17.  軋車

18.  步步
19.  OAOA
20.  離開地球表面
21.  人生海海

22.  戀愛ING
23.  入陣曲
24.  諾亞方舟
25.  倔強
26.  知足
27.  乾杯

上一次現場看五月天原來已經是2011年紅館的「就是」演唱會。三年間,五月天沒有最紅,只有更紅,「天團」稱號彷彿已變成陳腔濫調,再不足以形容他們。三年間,我長大了,離青春又遠了些,看法跟口味有些轉變。依然喜歡他們的演唱會,著眼點卻有些不一樣。

甫開場,即覺得聲音不是最佳狀態,有點疲憊,特別是阿信講話時都要清一下喉嚨。在後半場雖然有調整過來,還是會擔心他們過度操勞。

台後跟兩側大大小小有多達九個屏幕,鋪排和畫面編配是至今看過最好的,心思盡現。第一部分以倒敘方式播放他們出道以來的片段,夾雜港台兩地以致世界大事。本土化做得很到位,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香港著名藝人離世等等悲喜交錯,都傳達「五月天很重視/喜歡香港」的信息。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前奏,插入了香港地鐵的廣播,畫面顯示香港鬧市街景。他們唱了兩首廣東歌,都是八十年代的名曲。接下來在《永遠的永遠》,畫面是香港各區市民的照片,然後換上一些移居到外地的香港人的照片,並簡單介紹他們原本和現在居住的地方名。這些照片最後拼出「HOME KONG」字眼,再淡化為「HONG KONG」,回應阿信之前說的,在外地演唱會遇到很多香港人,不論是香港人或台灣人,不論身在何方,對出身地始終是有歸屬的。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十分感動,不知在場許多的外地人有何感覺?
read more...

5/17/2014

台灣何以令人著迷──台灣好人(+高鐵追車驚魂)記



不少地區的旅遊文宣都會這樣寫:「XX(地方)最美的風景是人」。這當然不是說當地的帥哥美女特別多,而是說人情味特別濃,熱情待客之類。香港從來沒有這樣宣傳過自己,這絕對可以理解。大陸嘛,充斥著「路人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怕被敲詐」這樣的事,不曉得當不當得起如此描述。

這次到宜蘭,也看到「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的說法。實在是當之無愧。除了客運的售票員每一個都兇巴巴臉黑黑之外,此行遇到的都是古道熱腸的善心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