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2012

日本人的婚禮(之一)


上月承蒙日本友人邀請出席她的婚禮,體驗了香港以外的婚嫁文化。原以為日本人比我們講究禮節,婚禮必定較多繁文縟節,卻並非如此。

儀式在818(周六)舉行,我在前一天飛到東京,不巧颱風「啟德」襲港後飛機延誤三小時,抵達下榻酒店已晚上八點半。之前一直跟友人說,知道她婚禮在即一定很忙,我可以自己辦好入住手續。沒想到她不但幫我在網上查好機場巴士的路線和時間,更與夫婿在酒店大堂等我下車,幫我打點好一切,並帶我到附近餐廳吃晚飯。雖然她說酒店離他們家才半小時,但我不好意思擔擱人家,催促他們早點回去休息。

婚宴在我下榻的Grand Palace Hotel舉行,那是一家有四十年舉辦婚宴經驗的老牌酒店。
除了我以外,友人來自橫濱的家人和新郎的家人都住在這家酒店。婚禮下午一點在一對新人讀書的上智大學學校小教堂舉行。當天早上,他們兩人大約八點就來到酒店準備,大夥十一點半從酒店出發到教堂彩排。酒店方面安排好三台汽車接送親友,我有幸跟一對新人同車,問他們晚上是否睡得好,他們卻說家裡發現小強,連忙跑去便利商店買殺蟲水,由友人代夫殺敵,折騰到零晨一點多。

新郎和父母均是天主教徒,儀式雖由神父主持,卻省略了領聖體的部分,歷時不過三十五分鐘,較之香港大約一小時上下的天主教婚禮要短。出席人數也比較少,才三四十人左右,應該是雙方的親戚和好朋友,不見得有同事。這時,我終於有機會觀察賓客們的著裝。正如日語老師之前所說的,日本人果然會盛裝出席婚禮,大部分女士都穿連身裙,有悉心整理髮型,大多配戴典雅的珍珠項鍊,有一位甚至穿和服到來。相比之下,香港人出席婚禮的穿著就太過日常。

綵排中
 因為筆者也是天主教徒,所以大概知道他們所說所唱的聖經和詩歌,只是換成日文而已。新人進場跟退場、新郎掀起新娘頭紗、雙方說婚誓和交換戒指都是所謂的「定番」,跟香港不同的兩處是,雖然儀式沒有伴郎和伴娘,但男女雙方各有證婚人,需在婚書上簽名作證。女方證婚人是新娘的高中朋友,得幫助拿起新娘的裙襬,就好像伴娘。另外不知日本人是否較含蓄,不見有新人親吻的指定動作。

婚禮的Programme,讀經取自瑪竇福音第6章

原本還擔心我如果一直拍照會否不好意思,怎知道當地人原來超級愛拍照,連iPad都出動了
儀式後大家移師到戶外拍攝大合照。這比起香港分群組輪流拍照有效率多了,當然,這也得看出席人數有多少。之後,友人的母親開始向她的高中同學們排發坐計程車到酒店的小紅包(也不是用紅封包,只是有點像。他們叫做「的士代」)。我和女方證婚人也認識,本來要一起打的去酒店的,因為一對新人的轎車剛好有兩個座位,他們便乘人之便。(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