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喜歡與否,奧運與商業都是密不可分的。從贊助商的廣告到播映權爭奪,牽涉的都是龐大的利益。倫敦奧林匹克公園內有一家全球最大的麥當勞,樓高兩層。當地朋友說運動與快餐似乎有衝突,但這家快餐連鎖集團作為官方贊助商由來已久,午飯時間更大排長龍。公園內各贊助商的展館林立,彷如世博一樣。
有人認為,要真正地欣賞奧運,就應該撇除這些週邊商業因素,只專注運動員的付出和表現。可是,對一般觀眾來說,奧運之中有一點商業元素,也並非壞事,最好是能買一些紀念品來懷念精采的賽事。運動場內鬥得激烈,場外的商店也應當商機四起。大家說倫敦奧運的氣氛不如北京,個人認為是因為少了豐富的紀念品支持。離開香港前,筆者問親友誰想收到奧運明信片,大家都踴躍把地址傳來。四年前,筆者在北京忙著寫明信片。大家都想要鳥巢和水立方,也有人不介意收到老山單車賽場等冷門場館。當時大家可以蓋上吉祥物印章,在鳥巢寫下「102008」的郵政編號,直接在各個場館寄出。
這幾天,逛了幾個奧運商店小攤,都沒找到明信片,該如何向朋友交差?倫敦羽毛球場館的商店店員說,該店沒有出售明信片,真要找的話只能到奧林匹克公園和海德公園的旗艦店碰運氣。今天到了奧林匹克公園的超級商店(Megastore),證實倫敦並沒有推出明信片,一眾親友要失望了。
|
超級商店外大排長龍, 店內人來人往, 筆者卻入寶山空手而回 |
倫敦的奧運紀念品系列明顯較為單薄,吉祥物固然比北京少了三隻(而且,你能分得清楚兩隻單眼仔Wenlock和Mandeville嗎?),產品種類也不外乎襟章、毛公仔、水壺和T-shirt,選擇不多。對比起來,北京奧運的紀念品真是百花齊放:卡牌、指甲拑等等,應有盡有,光是郵品種類就已教人眼花撩亂。
|
雨傘--很切合英倫天氣的商品 |
|
一式一樣的鎖匙扣和款式不多的襟章 |
我向羽毛球館的義工Fiona抱怨買不到好的紀念品。她說英國目前的經濟,也不容許多生產商品。奇怪,不正是因為經濟差,才應該好好敲遊客一筆嗎?話說回來,上面提到奧運的焦點應該更多落在運動員身上,而非一眾明星合唱的奧運主題曲CD和紀念商品。按照這個說法,倫敦奧運的商品數量少,倒不是敗筆,反而可幫助觀眾還原基本步了。
值得一讚的是,倫敦到處可見支持英國隊的紀念商品「Team GB」系列,不少當地人都會購買,他們甚至還有專門的英國隊吉祥物獅子「Pride」。雖不知道售賣收益會否用來幫助本土運動員,但至少顯示出國人同心支持同胞作賽。看到英國人對拿到銀、銅牌的運動員十分擁戴,反觀我們是否只看重金牌選手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