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歐洲」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歐洲」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1/04/2015

倫敦西南冷門景點:荷蘭公園(Holland Park)、禮頓故居博物館(Leighton House Museum)、Kew Gardens



提起倫敦的肯森頓區(Kensington),讀者腦海會否浮現出康莊的林蔭大道、米白色氣派古典大宅和格調優雅的商店?這個富裕區與筆者當年居住的 Camden 差天共地,但可別以為這區都是重門深鎖,當中一些角落歡迎市民和遊客到訪,肯森頓大街 (High Street Kensington) 的商店是其一,其二是小小的荷蘭公園 (Holland Park)

花團錦簇之門—有比這更合適的公園門麼?


read more...

8/30/2014

挪威奧斯陸2日1夜人文之旅



雖然是「走馬看花」,卻也把奧斯陸的精華都慢遊遍了。早嚮往北歐的悠閒格調,趁著當年人在倫敦,冰島火山爆發癱瘓歐洲航空後,Ryanair推出火山震撼價6英鎊單程飛奧斯陸Rygge機場,去轉了一圈。

提到挪威,更有名的似乎是卑爾根 (Bergen) 附近的峽灣 (fjord),或是令人垂涎的三文魚,都是與自然風貌有關。鑒於筆者是窮學生,又不會開車,只能在城市裡闖蕩。

在往 Bygdoy 半島的輪船碼頭所拍。北歐就是這樣愜意

read more...

8/17/2014

追憶倫敦窮日子

(前言:昨夜和法律課程的同學相聚,大家談的不外乎:見習律師的工資、工作量、鑽石戒指、哪個同學靠甚麼上位、打扮和手袋……我落荒而逃,久久不能眠。一直想着最近和吾友討論香港和倫敦的分別。友人說香港人總是以貌取人,話題一旦離開「錢」便告枯竭。之前又有一位久居英國的華人大律師說「香港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筆者不禁想念在倫敦的一年,於是翻閱波蘭同學臨別送贈的關於我們一班同學的「倫敦一年記」,終能入夢。今日以文誌之。)

友人分享了一篇名為「What It Feels Like to Leave London」的澳洲人網誌,我訝異於自己在倫敦的經歷、對倫敦的看法竟然與作者這樣相似。每天都在香港這個夾縫裡生存,記憶中的倫敦既遙遠又親近。決定也東施效顰寫一篇。

在 24 號巴士上(Pimlico - Hampstead Heath),倫敦最好的觀光路線,也是筆者每天的代步工具


read more...

3/01/2014

流浪格拉斯哥

格拉斯哥總是被大家遺忘。當所有人都跑到愛丁堡看堡壘,去尼斯湖找水怪,再下去湖區、曼城和利物浦的足球場館,還有倫敦,有誰會想起蘇格蘭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呢?

格拉斯哥的主街道都很寬,兩旁是好看的古典建築


read more...

5/17/2013

後覺之美——「腿」斷威尼斯

德國作家湯馬斯曼(Thomas Mann)寫過一篇《魂斷威尼斯》,是威尼斯的代表作品。中學的時候讀了,並沒感覺到威尼斯有多美。數年前看了美國電影The Tourist,也不過想「嗯,威尼斯跟旅遊節目拍的一樣好看」。

2012年盛夏,因緣際會下跑到威尼斯3天,地點是意大利朋友提議的。從倫敦蓋域(Gatwick)機場出發,第一次坐Monarch這家英國廉航到威尼斯馬可孛羅機場(08:25起飛11:35抵達),回程坐Ryanair從Treviso機場到倫敦史坦斯特(Stansted)機場,也是早晨班機。夏天旺季來回機票連稅約70英鎊(850港幣),算便宜的,只是,一段旅程共跑了4個不同的機場,有夠轉折。

明月夜泛舟圖


read more...

12/05/2012

記一位意大利友人



貝雅翠莎是我們這幫倫敦波希米亞族的靈魂人物。在開課前的茶會上,所有新生都積極結交新朋友。貝雅翠莎偶然跟我站到一塊,互道姓名後,她問了一些關於香港的事。
「我的表哥曾到過香港,為意大利時裝品牌的旗艦店做內部設計,他說香港的商店都好小。」
她說自己在意大利都靈念過大學。「都靈不就是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嗎?」我們於是聊起彼此熟識的城市。
上完第一節課,貝雅翠莎問我要不要跟他們一起吃午飯。就在這頓飯,波希米亞小組初步成形了:貝雅翠莎、波蘭裔德國女生瑪爾塔、美國人馬修、長相突出的希臘女生娜法莉,還有害怕跟他們格格不入的我。

read more...

11/18/2012

萍水相逢之二──在倫敦

三年前,託香港朋友的福,讓我在倫敦的大銀行打了三天臨時工,賺點生活費。第一項任務是當晚間包裹速遞員——還好不用自己騎自行車,而是坐銀行租用的私家轎車,到市區一家高級酒店送文件。


途中經過繁華的牛津街和攝政街,欣賞到悅目的聖誕燈飾。辦完事,回利物浦街銀行總部時,在車上看到一群人在牛津街揮舞某國國旗歡呼慶祝,警察在一旁護航。看不出來他們的種族,只知道並非本土白人,而且絕大多數是男性,分成三批擊鼓吶喊,有的坐在開蓬車上,猶如電視新聞上的球迷慶祝畫面。他們手上的國旗,綠白各半,中間有一彎紅色的新月和星星,大概是哪個伊斯蘭國家贏了甚麼運動比賽吧。

read more...

11/17/2012

托斯卡尼五日行 之五(完)

告別的一天,佛羅倫斯下了一整天雨,寒冷淒清。我們在中午前坐火車抵達,沒有安排好的行程──烏菲茲美術館沒有預定門票的話,注定是要排長龍的,況且同行的波蘭朋友已經遊覽過。



read more...

11/14/2012

托斯卡尼五日行 之四

一早醒來,外面正在飄雪,今天的行程作何安排?不管了,先跟朋友家的貓兒基諾和費加羅玩一會。

午飯後,開車到La Verna修道院。那是我一個小小的願望,去亞西西(Assisi)一看聖人的家鄉。到亞西西去會比較遠,朋友說,不如去聖人生活過的修道院吧,那裏風景也很不錯。沒想到,大家都願意陪我走走,於是我們冒雪出發。

read more...

8/29/2012

奧運後記——剪報集

奧運曲終人散,倏忽已兩周有餘,除了中國金牌運動員上周末訪港泛起些漣漪,基本上已成舊聞,再提起也只怕人家說老套。只是,奧運後一直事忙的筆者,直到昨夜才有空整理從倫敦帶回的報章,像是重溫了一次比賽盛況。

早拜托了當地朋友替我留起奧運剪報,這是《衛報》報導開幕禮,標題呼應「Isles of Wonder」的主題


報章以大篇幅報導英國運動員的成績,基本上有讚無彈


從Stansted機場免費拿的運動周末刊,詳細介紹男子100米跑的主要選手


筆者永遠的奧運英雄,澳洲游泳好手Ian Thorpe(港譯:科比,外號「大腳八/Thorpedo」)為BBC擔任游泳評述,十分專業,外型又討好(見報導首二段讚賞他的時裝觸覺),在英國粉絲甚眾


左上角起順時針:科比評葉詩文破世績十分中肯,拿當年的自己做例子,說年輕運動員絕對有能力把紀錄縮短好幾秒,請大家不要看運動員來自哪個國家來作指控(真不愧是我的偶像!);英媒錯把林丹說成24歲;又是爭論葉詩文成績的報導;倫奧義工叫做「Games Maker」,多好聽的名字!這裡說共250,000人申請,最後錄用70,000名義工


read more...

8/06/2012

奧運與商業

不論喜歡與否,奧運與商業都是密不可分的。從贊助商的廣告到播映權爭奪,牽涉的都是龐大的利益。倫敦奧林匹克公園內有一家全球最大的麥當勞,樓高兩層。當地朋友說運動與快餐似乎有衝突,但這家快餐連鎖集團作為官方贊助商由來已久,午飯時間更大排長龍。公園內各贊助商的展館林立,彷如世博一樣。


有人認為,要真正地欣賞奧運,就應該撇除這些週邊商業因素,只專注運動員的付出和表現。可是,對一般觀眾來說,奧運之中有一點商業元素,也並非壞事,最好是能買一些紀念品來懷念精采的賽事。運動場內鬥得激烈,場外的商店也應當商機四起。大家說倫敦奧運的氣氛不如北京,個人認為是因為少了豐富的紀念品支持。離開香港前,筆者問親友誰想收到奧運明信片,大家都踴躍把地址傳來。四年前,筆者在北京忙著寫明信片。大家都想要鳥巢和水立方,也有人不介意收到老山單車賽場等冷門場館。當時大家可以蓋上吉祥物印章,在鳥巢寫下「102008」的郵政編號,直接在各個場館寄出。

這幾天,逛了幾個奧運商店小攤,都沒找到明信片,該如何向朋友交差?倫敦羽毛球場館的商店店員說,該店沒有出售明信片,真要找的話只能到奧林匹克公園和海德公園的旗艦店碰運氣。今天到了奧林匹克公園的超級商店(Megastore),證實倫敦並沒有推出明信片,一眾親友要失望了。

超級商店外大排長龍, 店內人來人往, 筆者卻入寶山空手而回

倫敦的奧運紀念品系列明顯較為單薄,吉祥物固然比北京少了三隻(而且,你能分得清楚兩隻單眼仔Wenlock和Mandeville嗎?),產品種類也不外乎襟章、毛公仔、水壺和T-shirt,選擇不多。對比起來,北京奧運的紀念品真是百花齊放:卡牌、指甲拑等等,應有盡有,光是郵品種類就已教人眼花撩亂。
雨傘--很切合英倫天氣的商品

一式一樣的鎖匙扣和款式不多的襟章

我向羽毛球館的義工Fiona抱怨買不到好的紀念品。她說英國目前的經濟,也不容許多生產商品。奇怪,不正是因為經濟差,才應該好好敲遊客一筆嗎?話說回來,上面提到奧運的焦點應該更多落在運動員身上,而非一眾明星合唱的奧運主題曲CD和紀念商品。按照這個說法,倫敦奧運的商品數量少,倒不是敗筆,反而可幫助觀眾還原基本步了。

值得一讚的是,倫敦到處可見支持英國隊的紀念商品「Team GB」系列,不少當地人都會購買,他們甚至還有專門的英國隊吉祥物獅子「Pride」。雖不知道售賣收益會否用來幫助本土運動員,但至少顯示出國人同心支持同胞作賽。看到英國人對拿到銀、銅牌的運動員十分擁戴,反觀我們是否只看重金牌選手呢?
read more...

8/02/2012

寒風冷雨中的夏季奧運會


儘管倫敦奧運首個賽事日天朗氣清,當地人紛紛說是好兆頭,言猶在耳之際,第二天就刮起寒風下起雨,雖偶見陽光,但整體上烏雲密布,格外的凄冷。英國人對此自然見怪不怪,披上一件風衣或雨衣,便照樣坐在海德公園地上看電視直播,待舞台上演現場音樂表演,更手舞足蹈如同派對一樣,絲毫不受風雨影響。難為了來自亞熱帶地區的筆者,雖也有所準備,但仍冷得發抖,當夜就得了傷風。

諷刺的是,奧運第三天又回復陽光普照的天氣。買了羽毛球賽事門票的我,只好帶病去看奧運。到過倫敦旅遊的都知道,那裏地鐵由於太舊,是沒有空調的。碰巧遇上奧運開幕後的首個工作天,人流增加,地鐵車廂裏密不透風,更加重了傷風症狀。好不容易撐到場館所在的郊區,多了一點清爽空氣,才不致昏倒錯過賽事。

誰知道進了場館,又是一個空氣不流通的火爐。這個叫做Wembley Arena的場館,比鄰奧運足球場,並非新建的,而是改裝的場地。記得四年前曾在電視上看過,為了不讓空調影響到輕盈的羽毛球,同時為了觀眾可以享受到空調,北京奧運的羽毛球賽館會在觀眾席座位下送出適量冷氣。倫敦奧組委顯然不可能在改建的場地做同樣的設計,於是便苦了觀眾,不少人需要拿手上的紙當扇使用。有的人捱不住,便到冷氣充足的大堂休息,等世界排名第一的李宗偉出場時再回來。這難免對排名較後的選手不太好,為甚麼他們作賽時,觀眾都跑掉了呢?來自澳洲的場館義工Fiona也只能苦笑,觀眾說,這裏太悶熱的話,你們就到外面呼吸一下空氣吧。

在這樣寒熱交替的日子看比賽,發生了一段小插曲。話說從香港中旅社領到羽毛球門票時,也領了一張比賽當日使用的交通卡,可是這張卡有問題,不能通過閘口。車站職員不肯換一張,只是讓我把問題卡出示給閘口職員,由他們放行。在Wembley車站,當我把卡出示給職員,說「這張卡壞掉了(This card isn’t working.)」,那位大叔卻說:「甚麼叫壞掉了,英格蘭所有東西都好好的。(Everything is working in England.) 該不會這是張偽票吧?」我馬上出示羽毛球門票,他再看清楚那張交通卡的編號,說接到通告,編號尾是65的票會有問題,向我道歉。
 
被冤枉偽造車票,怎麼說也是不愉快的事。就如反覆的天氣和悶熱的羽毛球館一樣,英國也不可能在每方面都十全十美。很不幸,我遇到了如此過度自信的英國人。香港人素來講求顧客至上的服務態度,正是因為我們深知世事難有完美,所以要不斷力臻至善。
read more...

8/01/2012

倫奧氣氛 各有各說


人們都說倫敦奧運的氣氛不怎麼熱烈。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也在不斷探討,當大家都買不到票的時候,游泳、網球、體操和排球場館在首日賽事怎麼出現了許多空座。當中原因未明,但空座似乎都是預留給贊助商的。回想起北京奧運,主辦方也是出盡法寶填滿觀眾席。筆者就曾免費看了男、女子乒乓球團體賽的總決賽,而且是前排座位,都是給北京大學在鳥巢當義工的學生坐滿的。另外還獲發了一張拳擊的門票,只是因為在鳥巢當值後太累,路途又太遙遠,放棄了進場,心裏有點愧疚。即使是在鳥巢這樣的熱門場館,早晨的初賽,在頂層的座位也得靠學生團來填滿。

假如奧運氣氛和入座率是成正比的話,那麼倫奧當局沒有確保熱門賽事場館爆滿,的確是失策,但相信他們會急忙補救。在我觀看的女排初賽場館,雖有少量空座,但氣氛仍頗為熱烈。尤其當中國女排對戰塞爾維亞,場館四處叫喊「中國隊加油」,彷彿這是中國主場。為數不多的塞爾維亞觀眾也齊心地以宏亮聲線反擊,有點準決賽的聲勢。相比之下,之前一場日本女排對阿爾及利亞就安靜得多。日本球迷雖然也會揮動國旗,但不會喊口號,相對沉靜。外向一點的英國觀眾則發起玩人浪,大家都嚮應,令現場更有派對氣氛,實在跟京奧相差不遠。

另一邊廂,在海德公園(Hyde Park) BT London Live,三部大電視屏幕全天候直播賽事。這就結合了英國人喜歡到公園野餐曬太陽的習慣,現場還有不少小食和啤酒攤,晚上更有歌手表演,十足嘉年華一樣。當中難免夾雜一些商業元素——官方零食供應商(official treat provider) 吉百利設置了充氣巧克力屋,吸引很多人排隊。三星也建了有空調的手機展示館。但整體來說,還是悠閒掛帥。在電視屏幕前,沒有劃位,也沒有觀眾喊支持口號,只有零星的國旗陳列,一切都顯得隨意。黃昏前後人來得越來越多,實行周末狂熱。

公園外,市區各處可見穿桃紅色制服的旅遊大使,跟北京的安排一樣。特別的是,馬路邊多了許多穿熒光粉紅色制服的交通督導員(Stewards) ,指導遊人按交通燈過馬路。馬路規距,全世界都差不多。這種照顧提示,是否有點過於「溫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