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2014

香港舊建築系列(3)──大圍曾大屋



身為大圍人,倒好像從來沒到過曾大屋,實在說不過去。雖說其規模比不上元朗的圍村,但是曾大屋簡約的格局,背山面水池的座落,完全是嶺南村落景緻。當然,在急速發展的大圍,曾大屋被附近高聳的公共房屋遮擋矮化了,情況一如在東涌砲台張目四看只能看到一排住宅那樣。


read more...

8/30/2014

挪威奧斯陸2日1夜人文之旅



雖然是「走馬看花」,卻也把奧斯陸的精華都慢遊遍了。早嚮往北歐的悠閒格調,趁著當年人在倫敦,冰島火山爆發癱瘓歐洲航空後,Ryanair推出火山震撼價6英鎊單程飛奧斯陸Rygge機場,去轉了一圈。

提到挪威,更有名的似乎是卑爾根 (Bergen) 附近的峽灣 (fjord),或是令人垂涎的三文魚,都是與自然風貌有關。鑒於筆者是窮學生,又不會開車,只能在城市裡闖蕩。

在往 Bygdoy 半島的輪船碼頭所拍。北歐就是這樣愜意

read more...

8/17/2014

追憶倫敦窮日子

(前言:昨夜和法律課程的同學相聚,大家談的不外乎:見習律師的工資、工作量、鑽石戒指、哪個同學靠甚麼上位、打扮和手袋……我落荒而逃,久久不能眠。一直想着最近和吾友討論香港和倫敦的分別。友人說香港人總是以貌取人,話題一旦離開「錢」便告枯竭。之前又有一位久居英國的華人大律師說「香港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筆者不禁想念在倫敦的一年,於是翻閱波蘭同學臨別送贈的關於我們一班同學的「倫敦一年記」,終能入夢。今日以文誌之。)

友人分享了一篇名為「What It Feels Like to Leave London」的澳洲人網誌,我訝異於自己在倫敦的經歷、對倫敦的看法竟然與作者這樣相似。每天都在香港這個夾縫裡生存,記憶中的倫敦既遙遠又親近。決定也東施效顰寫一篇。

在 24 號巴士上(Pimlico - Hampstead Heath),倫敦最好的觀光路線,也是筆者每天的代步工具


read more...

8/09/2014

從大澳到吉澳,香港西南到東北(世界地質公園沉積岩園區)



夏天就是要出遊!繼6月份的大嶼山(大澳)一日遊,這次劃條45度斜線到香港東北端,參觀世界地質公園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全程近8個小時的行程在上午九點從馬料水碼頭開始,約1個小時走畢赤門海峽(即我們慣稱的吐露港Tolo Harbour)。名為「赤門」,皆因此處沉積岩含鐵量高,受遠古時期空氣中濃度極高的氧氧化生鏽。此處直到數十年前仍養殖珍珠,足見水質優良且風平浪靜。
紅色的沉積岩,蔚藍的海天,綠色的草木,誰說香港不美?

read more...

8/01/2014

香港舊建築活化系列(2)──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梅夫人婦女會(The Helena May)



今年兩次到金鐘正義道9號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觀展,為其建築環境驚豔!說是鬧市綠園絕不為過,舊英軍軍火工場、行人天橋、空中花園、瀑布流水設計配搭得宜,均為我獨享(平日中午時分),靜眺遠方高樓大廈,好個隱世的好地方。不過,從太古廣場或英國文化協會都得走一段上坡路,不論好天氣或下雨都有點吃力。

協會會員多為居港外籍人士,舉辦的講座動輒收費兩三百元,一向感覺跟普羅大眾脫節。年初免費展出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卡拉瓦喬(Caravaggio)畫作,機不可失,終能一探究竟。現在又舉行中國藝術家徐冰的展覽,成人入場費為30元。自問不懂藝術,觀展只為附庸風雅,但若時間充沛,在中心各處溜達一番,則覺得值回票價。順帶一提,該處還有西餐廳AMMO,落地玻璃窗開揚通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