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大圍人,倒好像從來沒到過曾大屋,實在說不過去。雖說其規模比不上元朗的圍村,但是曾大屋簡約的格局,背山面水池的座落,完全是嶺南村落景緻。當然,在急速發展的大圍,曾大屋被附近高聳的公共房屋遮擋矮化了,情況一如在東涌砲台張目四看只能看到一排住宅那樣。
若是問曾大屋是否值得專程一訪,卻是見仁見智。在缺乏法例保護、資源或活化之下,曾大屋變了──一方面是破舊不堪的建築
(令筆者想到英語形容詞 dilapidated),另一方面卻有住戶或業主大舉翻新。這些舊村落的住宅業權往往非常複雜,說要團結一致保護遺產又談何容易。
曾大屋的祠堂和幾道門外仍然貼著對聯,只是,當你看到舊磚瓦換成奇怪顏色的方塊磚,祠堂外擱著人家丟棄的椅子和兒童單車,心裡也許會五味雜陳。個人倒覺得大圍村保存得更全面。
細節讓人唏噓,大格局則教人喜歡。曾大屋對開是一片空地,居民在這裡泊車晾衣服,讓筆者想起台灣羅東梅花湖邊的民宿,也是矮矮的房子對面有停車種植物的地方。空地前面是長滿植物的池塘,甚至還有矮木瓜樹,角落裡有涼亭和石板凳。如此環境還好能挽回不少分數。
總括而言,不要抱太多期望,來這裡看看就好。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