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2012

日本人的婚禮(之二)


到達婚宴會場時間尚早,便到男女方賓客各自的休息室等候,那裡備有飲料供應。我跟證婚人奈緒說起香港的婚宴前一般會安排十桌八桌的麻雀,不論男女老少都會打牌消磨時間,她覺得非常有趣,可能在想,中國人不會真的這麼愛賭博吧?接著,她拿出iPad練習在宴席上的致詞──大家從日劇看到,日本的婚禮總要有致詞環節。除了主賓兩位要致詞外(通常是新人的上司,所謂的「介紹人」),原來男女方的摯友也得演講。奈緒致詞的內容大約是敘述她跟友人的高中歲月,友人認識老公後的轉變,以及祝他們幸福快樂。友人的父母過來跟她打招呼,並送她一封紅包(同樣,並不是真的「紅」封包)作謝禮。奈緒拗不過他們,只好收下,但同時把之前收下的的士代還給他們。
這本冊子載有男女雙方的照片、出生日期和介紹,還有對對方的印象。翻開裡面是座位表


進會場前,我們把人情交到接待台。日語老師告訴我,日本的人情公價是三萬日圓(相當於三千港幣!)。因為友人好像有意替我支付機票費,我做了五萬圓的禮。二、四、六等雙數,對他們來說不如奇數吉利。在香港,人情一般是銀行的禮券。日本人則喜歡簇新的現鈔,而且必須放進特別的封筒「祝儀袋」,用科學毛筆寫上姓名和金額。奇怪的是,明明是賀結婚的祝儀袋,裏面卻附了一張寫着「壽」的祝簡,奈緒更拿來放到封面!我用英語問了兩次為何棄「御結婚」的不用,要用祝壽的,但她好像沒聽懂,只好以後再找機會問老師了。每一名賓客都會得到一大袋回禮,其中有酒店自家製的橙味蛋糕和高島屋百貨公司的瓷碟一隻,在後者的盒子上,同樣寫上「壽」字。難道日本的祝賀語就只這一字嗎?我們中文的可謂五花八門:出閣之喜、之子于歸、褔如東海、壽比南山……

婚宴在下午三點開始。你馬上就能看出與香港婚宴的區別:桌數跟人數特別少。總共才九桌,前面四桌後排五桌,桌子不以號碼排序,而是以福、松、鶴、櫻等傳統吉祥字命名,我坐的是「竹」桌,同桌的是友人的高中同學。每一桌只七到十人,特別的是,香港的主家席總是在最前,日本的男女方家長是坐在後排的左右兩桌,離台上的一對新人最遠。由此可見,他們是多麼的尊重賓客。

等待中的賓客
旁邊的一桌,後面是主角的座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