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2014

吉卜力工作室場面設計手稿展攻略(14.5-31.8.2014 @文化博物館)



這肯定會是2014年香港最受歡迎的展覽。開幕後第二天(星期五)的下午,筆者抱著朝聖的心情從大圍家裏步行十五分鐘到文化博物館,即發現排隊買票的人非常多,而且都不是學生(那個時段還在課室),而多是70/80後帶著小孩的家長,重溫他們(而非他們只認識憤怒鳥或LINE家族的小朋友)的童年回憶。

攻略1:購買博物館通行證(港幣100元,有效期一年)
第一次看不過癮,攜此卡多來幾次好了。筆者有幸居於附近,參觀多少次都不成問題,但建議吉卜力來一次以上。

攻略2:周末早上10時攻館
如果你跟筆者一樣,平日下班後來不及參觀,那麼人流最少的時間必定是博物館開門後的一個小時。

敗回家的日版展覽書($299,含展出的所有手稿)和明信片

read more...

6/10/2014

亞洲兩條書店街──台北重慶南路、東京神保町



如果城市是一本書,那麼書店街便是這本書的目錄吧?香港這本簡便書沒有目錄,直接跳進內容章節。大陸的城市也沒有書店街,有的是一座座書城/圖書廣場,規模都這麼龐大了,還要街道作甚?只是,現在的中國(大陸)人都不閱讀,令人憂慮(見以此為題的網絡文章),書城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所以,我們的城市能不能還原基本步,從書店街這個目錄開始重新建構?

這裏有一些關於香港的書,好親切喔

離家不遠的台北除了有誠品以外,還有規模不算大的重慶南路書店街。第一次拜訪是在2006年左右的夏天,彷彿走進了寶庫一樣,但初訪台北行程緊密,閒逛看書的時間總是不夠的。

read more...

5/27/2014

五月天2014年香港演唱會(附歌目表):不一樣的感動



524(第三場) 不準確的歌目表

1.      第二人生
2.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3.      最重要的小事
4.      孫悟空
5.      志明與春嬌
6.      三個傻瓜

7.      笑忘歌
8.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9.      九號球
10.  借問眾神明
11.  愛情陷阱 (廣東歌)
12.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13.  晚安地球人
14.  永遠的永遠
15.  浪子心聲 (廣東歌)
16.  憨人
17.  軋車

18.  步步
19.  OAOA
20.  離開地球表面
21.  人生海海

22.  戀愛ING
23.  入陣曲
24.  諾亞方舟
25.  倔強
26.  知足
27.  乾杯

上一次現場看五月天原來已經是2011年紅館的「就是」演唱會。三年間,五月天沒有最紅,只有更紅,「天團」稱號彷彿已變成陳腔濫調,再不足以形容他們。三年間,我長大了,離青春又遠了些,看法跟口味有些轉變。依然喜歡他們的演唱會,著眼點卻有些不一樣。

甫開場,即覺得聲音不是最佳狀態,有點疲憊,特別是阿信講話時都要清一下喉嚨。在後半場雖然有調整過來,還是會擔心他們過度操勞。

台後跟兩側大大小小有多達九個屏幕,鋪排和畫面編配是至今看過最好的,心思盡現。第一部分以倒敘方式播放他們出道以來的片段,夾雜港台兩地以致世界大事。本土化做得很到位,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香港著名藝人離世等等悲喜交錯,都傳達「五月天很重視/喜歡香港」的信息。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前奏,插入了香港地鐵的廣播,畫面顯示香港鬧市街景。他們唱了兩首廣東歌,都是八十年代的名曲。接下來在《永遠的永遠》,畫面是香港各區市民的照片,然後換上一些移居到外地的香港人的照片,並簡單介紹他們原本和現在居住的地方名。這些照片最後拼出「HOME KONG」字眼,再淡化為「HONG KONG」,回應阿信之前說的,在外地演唱會遇到很多香港人,不論是香港人或台灣人,不論身在何方,對出身地始終是有歸屬的。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十分感動,不知在場許多的外地人有何感覺?
read more...

5/17/2014

台灣何以令人著迷──台灣好人(+高鐵追車驚魂)記



不少地區的旅遊文宣都會這樣寫:「XX(地方)最美的風景是人」。這當然不是說當地的帥哥美女特別多,而是說人情味特別濃,熱情待客之類。香港從來沒有這樣宣傳過自己,這絕對可以理解。大陸嘛,充斥著「路人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怕被敲詐」這樣的事,不曉得當不當得起如此描述。

這次到宜蘭,也看到「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的說法。實在是當之無愧。除了客運的售票員每一個都兇巴巴臉黑黑之外,此行遇到的都是古道熱腸的善心人。 


read more...

5/11/2014

進修法律是否真有(好)出路?



筆者堅持了四年(倫敦大學課程三年,PCLL第一年快將完成),成績還可以喔,可是最近一年很迷惘的是,到底花這麼多時間金錢精神,值得嗎?最終目標又是甚麼?



市場實況是,香港目前有800多家事務律師行(solicitor's firm),但是名氣響噹噹的國際律師行不過數十家,近10,000名註冊事務律師當中,有多少獲他們聘用工作可想而知。加上英式的大型律師行作風保守,傳統上只會聘請在他們那裏暑期實習過一個月的學生當見習律師,而且在學生PCLL畢業前兩年就發出聘書。半途進修的在職人士有多少機會可想而知。

也並非沒有進修法律的人晉身一線律師行,但我聽到的例子都是會計師、工程師,也就是說人家本來就是專業人士,轉行只是錦上添花。

read more...

4/12/2014

蘇打綠2014年「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香港演唱會(附歌目表)

蘇打綠2014年香港演唱會首場與2013年4月21日紅館首次演唱會曲目對照:



read more...

3/01/2014

流浪格拉斯哥

格拉斯哥總是被大家遺忘。當所有人都跑到愛丁堡看堡壘,去尼斯湖找水怪,再下去湖區、曼城和利物浦的足球場館,還有倫敦,有誰會想起蘇格蘭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呢?

格拉斯哥的主街道都很寬,兩旁是好看的古典建築


read more...

2/02/2014

新加坡綠宜居(非景點介紹)

香港人都說新加坡悶,可是香港不也很悶嗎?到處一樣的商場、九成半人口是華人、千篇一律的電視劇集……

這裏有廣闊的林蔭大道(攝於 Outram Park 附近),典型的熱帶景緻


read more...

12/26/2013

攻克倫敦大學法律學位心得

關於倫敦大學法律學位 (UOL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LLB) 的文章承蒙大家不棄,提出了一些問題,那我儘管以過來人經驗分享一下:

1. 選科策略
一般的選擇是:第一年Public Law, Common Law, Contract;第二年 Land, Trust, Tort 與 Criminal 三選二;第三年自由選兩科。筆者是第一年選 Criminal,Contract 放到第二年,Tort 放在第三年。原因是 Criminal、Land、Trust 和 Tort 都是「重量級」科目,調換一下壓力可平均分配。

2. 上課盡量不錄音
一來錄了也不會(沒時間)聽,二來要逼自己專心聽課。只有在忍不住要「釣魚」的時候,才錄了幾次音。

3. 網上找資料
覺得學校的筆記不夠清晰,就碰運氣用關鍵詞搜索一下吧,例如劍橋大學這個 Commercial Law 筆記網頁就很不錯(當然要篩選有用的部分啦):
http://www.law.cam.ac.uk/faculty-resources/lecture-handouts/3


4. 參考書?可讀可不讀
真的,只專攻倫敦寄來的 subject guides 和書本就足夠了,其他參考書除非專講案例,否則不必花時間讀。如果在理大上課,那麼授課機構發的幾本用 A4 紙打印的教材也不必讀,圖表例外。

5. 自己製作案件列表
從第一年開始我就會為有大量案例的科目製作列表,按題目簡列案件名稱,年份和重點。

6. 善用倫敦大學網上教材
網上帳戶內每一科目的「自我評估小測」我認為滿有用,每條問題都有詳盡解釋,幫助溫故知新。

7. 該走堂時走堂
掙扎了一會,還是寫下這一條。並非說為了吃飯看電影就輕言翹課,畢竟大家都交了學費的啊!只是眼看同學們在辛勞一整天後坐在教室內,靈魂卻出竅,根本甚麼都聽不進耳,有的玩手機逃避。這時候,我會灑脫地出走,回到家反而可以安靜地看幾頁書,不是比坐在那裏更有用嗎?

希望這一點經驗談對大家有啟發。當然每個人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加油!
read more...

11/10/2013

這樣的旅行太過普通──首爾,2013秋

十二年。距離第一次踏足首爾,當年叫漢城,已經轉了一圈屬相。當時韓風剛起,如今已如日方中,到過韓國的朋友實在不少,筆者決定跟風,隨一位第六次訪韓的朋友到首爾轉四天。

行程十分典型:首爾站樂天市場、明洞、三清洞北村韓屋八景、新沙洞、南怡島、東大門,普通到不行,也想不出可以寫甚麼。

秋天的景色好看嗎?十分好看。東西好吃麼,便宜麼?嗯,都很棒。可為甚麼大家必須經歷同樣的景色,同樣的旅程?旅行不是量販貨物,要是全部都一式一樣,那跟上班有甚麼差別。

攝於晨靜樹木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