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就算日圓下跌,日本原來也不在我的冬季避寒旅行計劃當中。只因往南飛的計劃泡湯,而又剛好讀到,十二月到四月是沖繩的賞鯨季節,不必到斯里蘭卡Mirissa也能看到座頭鯨,便拍板去沖繩。
 |
很會擺pose的冲繩夜貓 |
說到沖繩,都會想到石垣島的陽光與海灘吧。冬季當然欠奉了,再說我也不會游泳。這就造成了難題──不玩沙灘,那霸市只有一條購物街国際通り,絕不能跟東京大阪相提並論,那幹嗎要來沖繩?!
国際通り充斥著專為遊客而設的商店和食店,讓人有點吃不消。街道很短,很窄,說不上有任何特色。第一公設牧志市場的海產店攤數量遠比想像中少。很明顯,我陷入了把沖繩與東京築地市場比較的誤區。店攤僱用了不少會說中文的員工,非常賣力推銷。我們買了夜光貝、蝦、刺身和海葡萄,隨即被領到二樓好像也是華人開的食店。只能說,海產並不如想像的新鮮,唯有海葡萄因為是初嘗,印象深刻。
 |
夜光貝上綠色一串串的就是海葡萄 |
第二天從那霸公車站(近旭橋站)乘120號公車到沖繩島中部的琉球村。車程單程已1小時15分鐘,車資1,040日圓,很貴呢。上車後才發現,每逢周末可以先從那霸公車站購買2,000日圓的公車通行證。沿途看見遼闊的美軍基地。
 |
公車都是單層、小小的。上車先拿「整理券」,下車投券和按距離付車資 | |
|
琉球村面積不大,展示一些傳統房子和工藝,還有動物(主要是蛇),跟前年參觀在奧斯陸的挪威民俗博物館很像,只是規模小很多。印象最深的,是紀念2月1日琉球建國紀念日,下午1點的表演。老阿嬤頭頂玻璃瓶子跳舞──
本來要去本部八重岳或名護賞櫻的,無奈氣候溫暖,櫻期已過,再說得坐一小時公車。沖繩島之大,果真不容忽視。但我不同意在酒店偶遇的香港遊客所說,沖繩必須開車遊玩。旅遊總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吧。
晚上到新都心逛商場,來日的指定動作。後來問同行朋友沖繩好玩不,回應是一句勉強的「一般」。只能寄望第三天早上的賞鯨之旅了。
在網上預約了Sea Sir那霸店的賞鯨團(4,800日圓約3小時,連接送),同團還有6個香港人和2個馬來西亞華人。開船前,會講粵語的導遊簡短介紹,然後他再沒有太大的作用。在那霸港內風很大,倒是出了海溫暖多。近早上十點,終於發現座頭鯨噴水,後來更有一對母子圍繞我們的船好奇地轉,神奇的經驗!
照片拍得不多(又不是專業野生攝影師,還是用眼睛記錄好了),帶上雙筒望遠鏡的決定是正確的!仿如在電視一樣,能清楚看到鯨魚尾巴。雖然導遊說過,不要一下子聚到船的左右兩邊,可是,近距離啊!就連守規矩的日本人也把警告拋諸腦後。
同一時間有五隻船(包括我們的)組成圓圈,等候鯨魚母子「駕幸」。當然,不是每隻船都那麼幸運。Tropico旅行社的船比Sea Sir的要小,也許會更容易暈船。有的船長經驗不足,被錯誤的蛛絲馬跡牽引,把船開走了,才發現鯨魚還在原來的位置。賞鯨真的很講求運氣。祝各位好運!
看過鯨魚,我已心滿意足。下午坐83號公車參觀沖繩王國玉泉洞,是首次參觀鐘乳石洞,洞裏燈光配置還不錯,至少沒有那種七彩俗色。這個主題園其實跟琉球村很像,我特別推介的是下午4點在Eisa廣場的鼓舞表演,演出者都非常投入,可惜不允許拍照錄影。從那霸公車站到此處來回車程約2小時。
最後一天只去了舊王宮首里城,雖然是周一但遊人很多,包括見學旅行的中學生。王宮是翻修過的,不是原貌,特別是能看到清朝皇帝賞賜的字匾。看過中日的皇宮或大將軍府,便不會覺得此王宮華美。倒是從山坡上遠眺那霸市和海洋,十分舒坦,附近的古圓池都有韻味。
11點到附近的名食店首里そば排隊,半小時後終於吃到600圓的大蕎麥麵。湯底清濃,稍嫌過清。麵條是手打的,富嚼勁。灑上沖繩特產「島唐辛子」(泡盛燒酒浸辣椒),為沖繩四日遊劃上完美句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