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四)──鹿港古鎮風情遊



「假如你沒有朋友的話,就到台中來吧!」《學 x 樂美地》台中旅遊刊物訪問一對定居台中的英國兄弟,很打動我的一句話。我想,這也適用於台灣其他地區吧!

這跟鹿港有甚麼關係呢?事緣香港朋友託我到她朋友在台中開的咖啡店看看,於是我從豐原坐車回台中市途中,在北屯路找到了這家經營咖啡豆批發的小店。雖然我沒有光顧,在地人店員卻奉上清水並邀請我坐下來歇歇,閒聊間推介我去鹿港。另一位先生則寫下指示教我如何坐中鹿客運。於是我在周日便到了鹿港走走。

藝文館前


read more...

6/25/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三)──優人神鼓《勇者之劍》免費戶外公演、草悟道



旅遊台灣小提示101:除了致電台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電話:2581 0933,地址:新港中心二座1010室)問問看有沒有在送捷運票或夜市優惠券之外,記得瀏覽當地的官方觀光網站。這次筆者就在台中觀光局的網站發現專為外國人而設、期間限定的免費一天觀光巴士團(Match Bear Bus 嗚嗚可惜端午期間沒有),還有曾來港演出的優人神鼓的免費免票戶外公演。

一個人踱步台中的好處就是,不用顧忌同行朋友的旅遊口味,可隨心而行。從東海大學回到市區,在熱鬧的新光三越下車,到是日不供應熱巧克力的PAUL買杯茶吃件甜品,按地圖指引走到十五分鐘路程外的Tiger City老虎城購物中心,公演就在旁邊的空地舉行。


read more...

6/22/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二)──東海大學騎車樂



由於某個令人傷感的原因,東海大學最近在香港廣為人知。本來沒有打算一定要去,但鑒於台中市內香港遊客過多,在台中火車站的公車站倘佯時,暗下決定:「下一輛來的公車到東海大學的話,就去看看好了」。結果來了88號,寫著往「榮總醫院(東海大學)」。

坐了45分鐘以上的車,途中有一處小鷺鳥林。進了東海校門,馬上給租電動腳踏車遊覽的海報吸引。車是工程部同學研發的,車身有乳牛斑紋,象徵東海牧場。筆者除了知道路思義教堂外,之前毫不知道學校有牧場,還有乳品小棧販售自家乳製品,讓我這個奶類製品迷(起司除外)毫無招架之力。校園大,又有斜坡,最好有車代步向牧場進發。負責的同學耐心講述校園景點和電動車如何驅動。原來這是期間限定的電動車試乘計劃,旨在收集意見和長期推行。除了筆者以外,後面一些聽口音像是大陸來的學生也都試乘。

Cosplay少女(?)在東海地標前


read more...

6/20/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一)──后豐鐵馬道、一中夜市



大多數香港人到台中,是為了清境農場翠綠的草地和白白肥肥的羊兒、逢甲夜市和日月潭,噢,還有太陽餅。筆者在2014年端午節假期,就來了趟捨棄以上種種的輕鬆台中遊。

過去幾年一直想去台中,因為在台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搬到尖沙嘴以前,筆者午飯無事就去搜羅觀光地圖和小冊子。取來兩期的《遊 x 學樂美地》(已停刊),被其用心的設計和極具風格的編採震撼到──圍繞「樂美地(La mere terre,法語大地母親之意)」主題,設計慢活悠閒的觀光路線。去台中,就是要慢啊。

乘夜機抵達,清泉崗機場小小的,入境和乘坐公車都方便,午夜前到達台中後火車站的新驛旅館。小提示:公車站集中在火車站前方,要到後火車站須走地下通道,上下均沒有扶手電梯/升降機,帶著行李不大方便。

read more...

6/17/2014

宜蘭羅東遊蕩誌



前言:香港人對台灣的地理不熟悉,除了台北、中、南、東看名字能猜到位置,其他的除非有去過,否則在南北西東都搞不懂。認識宜蘭,是因為高中時期看電視介紹周渝民是宜蘭人,還採訪他愛吃的炸雞排。那時候當然對於宜蘭在哪沒有半點概念。

這十年來,香港遊客開始玩遍台灣,《海角七號》和音樂節掀起恆春墾丁熱,台東花蓮也較為人認識,卻還是沒有聽到朋友去過宜蘭。只好自己動手調查。開始對台灣全境有點了解。)

這次在宜蘭和羅東留不到48小時。由台北轉運站乘葛瑪蘭客運1917,不經科技大樓站直上高速公路直奔羅東,一小時就到了(票價:台135元)。雖是周六中午,雪山隧道卻沒出現想像中的堵車。

read more...

6/15/2014

吉卜力工作室場面設計手稿展攻略(14.5-31.8.2014 @文化博物館)



這肯定會是2014年香港最受歡迎的展覽。開幕後第二天(星期五)的下午,筆者抱著朝聖的心情從大圍家裏步行十五分鐘到文化博物館,即發現排隊買票的人非常多,而且都不是學生(那個時段還在課室),而多是70/80後帶著小孩的家長,重溫他們(而非他們只認識憤怒鳥或LINE家族的小朋友)的童年回憶。

攻略1:購買博物館通行證(港幣100元,有效期一年)
第一次看不過癮,攜此卡多來幾次好了。筆者有幸居於附近,參觀多少次都不成問題,但建議吉卜力來一次以上。

攻略2:周末早上10時攻館
如果你跟筆者一樣,平日下班後來不及參觀,那麼人流最少的時間必定是博物館開門後的一個小時。

敗回家的日版展覽書($299,含展出的所有手稿)和明信片

read more...

6/10/2014

亞洲兩條書店街──台北重慶南路、東京神保町



如果城市是一本書,那麼書店街便是這本書的目錄吧?香港這本簡便書沒有目錄,直接跳進內容章節。大陸的城市也沒有書店街,有的是一座座書城/圖書廣場,規模都這麼龐大了,還要街道作甚?只是,現在的中國(大陸)人都不閱讀,令人憂慮(見以此為題的網絡文章),書城也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所以,我們的城市能不能還原基本步,從書店街這個目錄開始重新建構?

這裏有一些關於香港的書,好親切喔

離家不遠的台北除了有誠品以外,還有規模不算大的重慶南路書店街。第一次拜訪是在2006年左右的夏天,彷彿走進了寶庫一樣,但初訪台北行程緊密,閒逛看書的時間總是不夠的。

read more...

5/27/2014

五月天2014年香港演唱會(附歌目表):不一樣的感動



524(第三場) 不準確的歌目表

1.      第二人生
2.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3.      最重要的小事
4.      孫悟空
5.      志明與春嬌
6.      三個傻瓜

7.      笑忘歌
8.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9.      九號球
10.  借問眾神明
11.  愛情陷阱 (廣東歌)
12.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13.  晚安地球人
14.  永遠的永遠
15.  浪子心聲 (廣東歌)
16.  憨人
17.  軋車

18.  步步
19.  OAOA
20.  離開地球表面
21.  人生海海

22.  戀愛ING
23.  入陣曲
24.  諾亞方舟
25.  倔強
26.  知足
27.  乾杯

上一次現場看五月天原來已經是2011年紅館的「就是」演唱會。三年間,五月天沒有最紅,只有更紅,「天團」稱號彷彿已變成陳腔濫調,再不足以形容他們。三年間,我長大了,離青春又遠了些,看法跟口味有些轉變。依然喜歡他們的演唱會,著眼點卻有些不一樣。

甫開場,即覺得聲音不是最佳狀態,有點疲憊,特別是阿信講話時都要清一下喉嚨。在後半場雖然有調整過來,還是會擔心他們過度操勞。

台後跟兩側大大小小有多達九個屏幕,鋪排和畫面編配是至今看過最好的,心思盡現。第一部分以倒敘方式播放他們出道以來的片段,夾雜港台兩地以致世界大事。本土化做得很到位,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香港著名藝人離世等等悲喜交錯,都傳達「五月天很重視/喜歡香港」的信息。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前奏,插入了香港地鐵的廣播,畫面顯示香港鬧市街景。他們唱了兩首廣東歌,都是八十年代的名曲。接下來在《永遠的永遠》,畫面是香港各區市民的照片,然後換上一些移居到外地的香港人的照片,並簡單介紹他們原本和現在居住的地方名。這些照片最後拼出「HOME KONG」字眼,再淡化為「HONG KONG」,回應阿信之前說的,在外地演唱會遇到很多香港人,不論是香港人或台灣人,不論身在何方,對出身地始終是有歸屬的。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十分感動,不知在場許多的外地人有何感覺?
read more...

5/17/2014

台灣何以令人著迷──台灣好人(+高鐵追車驚魂)記



不少地區的旅遊文宣都會這樣寫:「XX(地方)最美的風景是人」。這當然不是說當地的帥哥美女特別多,而是說人情味特別濃,熱情待客之類。香港從來沒有這樣宣傳過自己,這絕對可以理解。大陸嘛,充斥著「路人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怕被敲詐」這樣的事,不曉得當不當得起如此描述。

這次到宜蘭,也看到「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的說法。實在是當之無愧。除了客運的售票員每一個都兇巴巴臉黑黑之外,此行遇到的都是古道熱腸的善心人。 


read more...

5/11/2014

進修法律是否真有(好)出路?



筆者堅持了四年(倫敦大學課程三年,PCLL第一年快將完成),成績還可以喔,可是最近一年很迷惘的是,到底花這麼多時間金錢精神,值得嗎?最終目標又是甚麼?



市場實況是,香港目前有800多家事務律師行(solicitor's firm),但是名氣響噹噹的國際律師行不過數十家,近10,000名註冊事務律師當中,有多少獲他們聘用工作可想而知。加上英式的大型律師行作風保守,傳統上只會聘請在他們那裏暑期實習過一個月的學生當見習律師,而且在學生PCLL畢業前兩年就發出聘書。半途進修的在職人士有多少機會可想而知。

也並非沒有進修法律的人晉身一線律師行,但我聽到的例子都是會計師、工程師,也就是說人家本來就是專業人士,轉行只是錦上添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