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2014

香港舊建築活化系列(1)──饒宗頤文化館



香港貪新厭舊,古舊建築密度不及鄰近的澳門,但仔細搜索還是能找到隱藏於鬧市的歷史。

位於美孚地鐵站附近的饒宗頤文化館於20146月全面開放,趁著夏季好天氣前去參觀。住在大圍的朋友可乘坐286x號巴士,在饒宗頤文化館站下車。



read more...

7/18/2014

兩個中山紀念館:新加坡與香港



孫中山先生堪稱近代中國首席jetsetter(經常乘飛機到處去的人)。那是全球交通還沒有一體化的時代,但他的足跡卻遍及南洋、日本、夏威夷、美國、英國,為了中國的未來四出奔走,視野之廣遠遠超過我輩埋首手機年年飛日韓者。

年初到新加坡,參觀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這座舊宅原是華裔富商的居所,後來捐出作為孫先生在南洋的活動據點,現在還保存一張他跟追隨者在晚晴園草地的合照,彌足珍貴。但除此以外,與他相關的珍貴展品並不多,反而對近代南洋華人生活、之後抗日時期等等頗多介紹,可以視為一個小型的南洋綜合歷史博物館。房子本身是歷史建築,說不上金雕玉砌,但卻貫徹南洋建築廣闊通風的特色。最欣賞門前的大草地,沒有任何園林佈置,簡單舒適。



read more...

7/16/2014

兼讀PCLL第一年記



讀倫敦大學LLB的三年間,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進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Laws (PCLL)課程。如今兼讀PCLL一年過去,是時候回顧一下。簡括而言,就是以健康換來成績。值不值得,實在說不清。

辛苦指數高達10
各位只要看看課堂時間表就能想像得到。課堂集中在911月底、1月中-4月底,每星期23節晚間課加上周六下午一節課是家常便飯。筆者在學年初蹺課,還會愧疚,久而久之變成了常規 (看講課的是誰),只去要點名的小組課 (Small Group Sessions / SGS),其他Large Group Sessions (LGS) 只要有同學幫忙錄音就好了。因此,同學慷慨分享錄音是成功的關鍵!


有同學甚至兼職或辭職讀書,我想為了生活質素和健康,也未嘗不可。


read more...

7/11/2014

老街坊的大嶼山導賞遊



西西在1970年中期寫的《我城》,描寫當時的香港人趨之若鶩湧到歐洲旅遊,藉此逃離壓迫的生活,主角麥快樂卻愛在假日「到處走走」,指的是腳下這個城市。這段描述,四十年後依然準確。筆者也何嘗不是這樣──踏遍歐美亞洲多少地方,卻沒空探索香港的角落。繼去年遊歷西貢、初訪南丫島、勇闖南生圍之後,2014年也志在重新認識香港。

楊侯古廟廟祝貓,添了香油錢可以任摸(笑)

read more...

7/07/2014

略評香港的大學圖書館



這兩年因為進修法律,重新開始流連大學的圖書館。當然不可能去過香港所有的大學,因此文章只屬片面之言,請讀者見諒。

首選:理工大學包玉剛圖書館

中學時期放學偶爾會經過,第一個認識的大學圖書館便是這裡,結緣是在三年前在理大讀法律,課堂休息時便順便逛逛,圖書館也在同一時候翻修,除了洗手間仍乏善足陳外,其他設計可謂一等一:地下大堂便是自修區,兩旁是落地大玻璃採光良好,座位既多且寬,十分舒適。中間圓形地帶備有沙發,可悠閒閱讀中外雜誌,亦可站立使用MAC電腦。圖書館推薦的書目也不錯。其他樓層則略嫌殘舊,與大堂相去甚遠。


交通方便距離火車站才五分鐘也是優勝點喔!

read more...

6/27/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四)──鹿港古鎮風情遊



「假如你沒有朋友的話,就到台中來吧!」《學 x 樂美地》台中旅遊刊物訪問一對定居台中的英國兄弟,很打動我的一句話。我想,這也適用於台灣其他地區吧!

這跟鹿港有甚麼關係呢?事緣香港朋友託我到她朋友在台中開的咖啡店看看,於是我從豐原坐車回台中市途中,在北屯路找到了這家經營咖啡豆批發的小店。雖然我沒有光顧,在地人店員卻奉上清水並邀請我坐下來歇歇,閒聊間推介我去鹿港。另一位先生則寫下指示教我如何坐中鹿客運。於是我在周日便到了鹿港走走。

藝文館前


read more...

6/25/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三)──優人神鼓《勇者之劍》免費戶外公演、草悟道



旅遊台灣小提示101:除了致電台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電話:2581 0933,地址:新港中心二座1010室)問問看有沒有在送捷運票或夜市優惠券之外,記得瀏覽當地的官方觀光網站。這次筆者就在台中觀光局的網站發現專為外國人而設、期間限定的免費一天觀光巴士團(Match Bear Bus 嗚嗚可惜端午期間沒有),還有曾來港演出的優人神鼓的免費免票戶外公演。

一個人踱步台中的好處就是,不用顧忌同行朋友的旅遊口味,可隨心而行。從東海大學回到市區,在熱鬧的新光三越下車,到是日不供應熱巧克力的PAUL買杯茶吃件甜品,按地圖指引走到十五分鐘路程外的Tiger City老虎城購物中心,公演就在旁邊的空地舉行。


read more...

6/22/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二)──東海大學騎車樂



由於某個令人傷感的原因,東海大學最近在香港廣為人知。本來沒有打算一定要去,但鑒於台中市內香港遊客過多,在台中火車站的公車站倘佯時,暗下決定:「下一輛來的公車到東海大學的話,就去看看好了」。結果來了88號,寫著往「榮總醫院(東海大學)」。

坐了45分鐘以上的車,途中有一處小鷺鳥林。進了東海校門,馬上給租電動腳踏車遊覽的海報吸引。車是工程部同學研發的,車身有乳牛斑紋,象徵東海牧場。筆者除了知道路思義教堂外,之前毫不知道學校有牧場,還有乳品小棧販售自家乳製品,讓我這個奶類製品迷(起司除外)毫無招架之力。校園大,又有斜坡,最好有車代步向牧場進發。負責的同學耐心講述校園景點和電動車如何驅動。原來這是期間限定的電動車試乘計劃,旨在收集意見和長期推行。除了筆者以外,後面一些聽口音像是大陸來的學生也都試乘。

Cosplay少女(?)在東海地標前


read more...

6/20/2014

不一樣的台中遊(之一)──后豐鐵馬道、一中夜市



大多數香港人到台中,是為了清境農場翠綠的草地和白白肥肥的羊兒、逢甲夜市和日月潭,噢,還有太陽餅。筆者在2014年端午節假期,就來了趟捨棄以上種種的輕鬆台中遊。

過去幾年一直想去台中,因為在台灣觀光協會香港辦事處搬到尖沙嘴以前,筆者午飯無事就去搜羅觀光地圖和小冊子。取來兩期的《遊 x 學樂美地》(已停刊),被其用心的設計和極具風格的編採震撼到──圍繞「樂美地(La mere terre,法語大地母親之意)」主題,設計慢活悠閒的觀光路線。去台中,就是要慢啊。

乘夜機抵達,清泉崗機場小小的,入境和乘坐公車都方便,午夜前到達台中後火車站的新驛旅館。小提示:公車站集中在火車站前方,要到後火車站須走地下通道,上下均沒有扶手電梯/升降機,帶著行李不大方便。

read more...

6/17/2014

宜蘭羅東遊蕩誌



前言:香港人對台灣的地理不熟悉,除了台北、中、南、東看名字能猜到位置,其他的除非有去過,否則在南北西東都搞不懂。認識宜蘭,是因為高中時期看電視介紹周渝民是宜蘭人,還採訪他愛吃的炸雞排。那時候當然對於宜蘭在哪沒有半點概念。

這十年來,香港遊客開始玩遍台灣,《海角七號》和音樂節掀起恆春墾丁熱,台東花蓮也較為人認識,卻還是沒有聽到朋友去過宜蘭。只好自己動手調查。開始對台灣全境有點了解。)

這次在宜蘭和羅東留不到48小時。由台北轉運站乘葛瑪蘭客運1917,不經科技大樓站直上高速公路直奔羅東,一小時就到了(票價:台135元)。雖是周六中午,雪山隧道卻沒出現想像中的堵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