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2017

台灣礁溪泡湯初體驗



前言:十年前,跟學校到日本關西的有馬溫泉,只道裸湯讓人尷尬,不懂欣賞。五年前,入住九州指宿著名的白水館,學會豁出去,始能領略泡湯樂。今年初春,到宜蘭礁溪鄉初嘗台灣溫泉,是離家最近的上佳選擇。
此番入住捷絲旅礁溪館,除了因為此館才新建兩年,獲得2016十大必住溫泉店票選第九名外,還由於農曆新年期間礁溪的溫泉旅館爆滿。結果發現,捷絲旅的溫泉溫度定在攝氏42度,最適合怕熱者如我。朋友告訴我,礁溪的長榮鳳凰酒店,溫泉設定在46度,與日本溫泉的熱度相若,泡個五分鐘就得休息。
捷絲旅礁溪館的戶外湯


read more...

2/18/2017

電影《我,不低頭》(“I, Daniel Blake”),為小人物寫的敘事歌


久聞英國導演堅盧治 Ken Loach 的大名,這回沒有錯過他摘下康城金棕櫚大獎的新作 “I, Daniel Blake” (港譯:《我,不低頭》)(註:「不低頭」取 Blake 的頭韻及三音節,又令人想起港劇《誓不低頭》,妙譯也)。

故事再簡單不過,一如媒體介紹,是講一個老實木匠 Dan 心臟病發後不能工作,申請政府救助金卻面對僵化制度,與同病相憐的年輕單親母親 Katie 互相扶持的經過。


電影證明了簡單就是好。拍攝手法平淡明快,不賣弄,不煽情(儘管筆者最後還是泣不成聲,但同場的其他觀眾似乎沒有抽泣,年長的觀眾甚至睡著了)。最近跟台灣朋友聊到香港導演許鞍華,我聯想到她的作品《桃姐》和《天水圍的日與夜》,也是寫實描繪小人物的平凡故事,折射社會現況,頌揚人間有情。許導演曾參與香港電台的經典電視劇系列《獅子山下》,也是這種風格。


read more...

12/25/2016

從檳城到獅城 (4) — 馬六甲古城,旅遊化到極點

KL Sentral Komuter 火車到 KL 南部的 TBS 長途巴士站,過程順,但班次較疏,宜提早查問時間和購票。Delima 長途巴士公司的服務不錯,準時又心。在馬六甲入住的 Novotel Ibis 的同系酒店(隸屬 Accor 集團),質素有一定保證Accor 全球推廣優惠時預訂,才港幣約300元一晚,酒店房間特大,地點也不錯,鄰近古蹟、食店和購物商場。馬來西亞的物價可真廉宜。

撇除令人滿意的酒店,馬六甲整體卻讓人失望。論古蹟的佔地和數量,不算突出,這解釋了為馬六甲只能夠跟檳城組合成一個 UNESCO 遺跡。這本不成問題,但是有別於檳城的舊城區仍是居民每日生活之地,馬六甲的舊城區只有如鯽的遊人,當地居民都流連於旁邊簇新的商場。於是,你在舊城區感受不到生命的氣息。

馬六甲河畔

read more...

12/16/2016

從檳城到獅城 (3) — 吉隆坡免費歷史導賞團

乘搭 KTM 快速鐵路 ETS 從怡保到 KL Sentral 中央車站,只需兩個半小時,便捷又舒適。建議各位提前在 Easybook 預訂火車票,別冒險即場買票,筆者乘坐當日,車站告示說往 KL 的列車座位全滿。還要預留時間讓 Easybook 把電子車票發送過來,打印出來後,旅行時交給站務員就可以了。

數年前到過 KL 一次,親戚帶我們到了雙子塔、茨廠街,還有俗稱金三角的 Bukit Bintang 的地標,除此以外,就是去購物商場,所以我對於 KL 的印象,實在模糊。到底 KL 是個怎樣的城市,她的歷史是怎樣的,跟新加坡有甚麼異同,我都想去了解。於是當我在香港看到 KL City Hall 有舉辦兩個半小時的免費歷史文化導賞團,我馬上就報名了。

Kampung Bahru 遙望雙子塔,新與舊彷彿觸手可及

read more...

12/11/2016

從檳城到獅城 (2) — 寂寞怡保舊街場

考慮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先從檳城去怡保,作為南下的中途站,還是直接到吉隆坡呢?對怡保的認識,只限於芽菜河粉雞、白咖啡和楊紫瓊,找到的旅遊資訊和評價也不多。剛好看見台灣的旅遊節目介紹怡保,好像是個不錯的小鎮,於是決定去住一個晚上看看。沒想到,怡保舊市區顯得冷清,不禁唏噓,為何與喬治城差別這麼大?香港經常談論的舊區保留活化,竟然如此困難。

過了河,就是有名的舊街場。我滿心期待前面熱鬧的風光

read more...

8/28/2016

從檳城到獅城 (1) — 在榴槤和古蹟以外的檳城


數年前已渴望到檳城一遊,原因和香港某電視台的劇集無關(我是不看該台自家製劇集的),也非關果王榴槤(我是不吃的),大概是給當地的閒適所吸引。去年第三度造訪獅城,朋友提議可到馬六甲觀光。於是,興起由檳城南下經馬六甲到新加坡的念頭。一人起行。


粉色系列的店屋

read more...

1/15/2016

東非塞倫蓋蒂行 (3) - 追蹤大遷徙的步伐



在塞倫蓋蒂的第二天,驅車前往東北部較接近馬拉河 (Mara River) Lobo 地區。途中發現有二十隻獅子的大獅群躺在路邊休憩,導遊用無線電通知其他同行,離開時也向趕往該處的導遊面對面說明確實地點。這是行業的潛規則吧,任何人找到珍貴的動物都不吝與同行分享,務求令遊客盡興。

小獅實在太萌了!



read more...

1/08/2016

東非塞倫蓋蒂行 (2) — 初探無垠大草原


懷着忐忑的心情前進坦桑尼亞,經過近二十小時的飛行,終於在陽光燦爛的午後踏足夢寐以求的非洲大陸。入境部門人員看都沒看便收了我的黃熱病防疫證明,快快辦妥入境手續,拿了行李,旅行社的司機導遊 Swai 先生 (我們戲稱「帥先生」,雖然這位大叔並不帥)已在等候。烈日當空,塵土飛揚,這是對非洲的第一印象。

在非洲看到的第一種野生動物是狒狒。攝於哥羅哥洛入口


read more...

1/01/2016

誰被洗腦了?由哈薩克之行,反思尊重不同的觀點



二零一五年夏天,遊哈薩克回來後,與香港朋友分享說,當地人好像滿喜歡俄羅斯也愛戴普京的。兩位朋友不約而同地說:「他們被洗腦了。」

真的是這樣嗎?

到底是他們被洗腦,還是我們被洗腦,還是大家都被洗腦了?

要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來看看我所認識的哈薩克人是如何看待前宗主國[1]俄羅斯的。朋友的父母在蘇聯時期受教育和分配工作,懷念當時的政府甚麼也替人民安排好,反而在實行資本主義之後,大家要各自安排打拼。


read more...

11/21/2015

東非塞倫蓋蒂行 (1) — 準備篇


前言:筆者一直以來準備得最充沛的旅程,非此莫屬。早在一年前,就着手研究機票和旅行社,蒐集到的資料和分析,希望能幫助各位旅者。


read more...